来源:九江医大医院2019-08-13点击:进入医生答疑区,男科疾病有问必答
男性精液不液化,那么再多的精液也是枉然
精液的凝固与液化为哺乳类动物所特有的自然生理现象,能保护精子功能及正常的生育能力。精液不液化影响精子的自由运动。不液化的精液,精子凝集成团,不能活动或只缓慢蠕动,使受精发生障碍。精液不液化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约占2.51%-42.65%,并有逐年升高趋势。
精液在排除体外后在精囊分泌的凝固酶的作用下,呈稠厚的胶冻状,射出体外10到20分钟后在前列腺分泌的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而液化,变的较为稀薄。而在射精后至少半小时精液不能完全液化或超过60min方开始液化的现象,统称为精液不液化。
精子不液化最常见的原因是:
1前列腺炎、精囊炎:当精囊腺或前列腺发生病变,造成凝固因子增多或液化因子减少,而致精液不液化,以下是四大病理机制:
1。氧化激:
精浆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失衡使得精浆具有破坏性,精子细胞DNA发生氧化损伤,同时损伤附属性腺的腺泡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,其分泌功能或其分泌物的化学成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,进而影响精液的液化;
2。激素内分泌紊乱:
不育患者时常会有激素紊乱,当雄激素水平下降,雌激素升高导致雌雄激素比例失衡,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,使精液液化速度减缓;
3。组织损伤、炎症的影响:
每次射精量2-7毫升,而精子占比5%左右,其余均为精浆。精浆附睾、精囊、前列腺分泌的液体组成,一旦这些组织受到损伤或炎症感染等,精液的微环境发生质变,影响精液液化;
4。微量元素(锌,镁与精液的凝固、液化的关系):
锌是前列腺液中非常重要的抗感染因子,它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同时可以抑制精子DNA碎片形成。锌缺乏时,合成和分泌各种蛋白酶的多种液化因子也随之降低,导致精液液化异常。
2支原体:支原体在不孕不育夫妇筛查及优生优育检查是阳性率较高,支原体是系条件致病微生物,支原体胞浆中含尿素酶,能分解尿素产生NH3和H2O,可造成细胞损伤,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,使液化因子缺乏,导致精液不液化。
3精索静脉曲张:精索静脉盘曲在精索表面,当其发生曲张时,局部血流淤滞,引起睾丸温度升高,降低睾丸生精功能、及精子活力;同时盆腔充血后前列腺功能发生紊乱,液化因子的分泌减少。
染色体异常: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畸变
精液不液化再多精子也枉然。当发生精液不液化时,亦不必惊慌,发现病因,对症处理。
坐诊时间:每周一至周日 上午8:00-晚上21:00 (节假日照常坐诊)